下周五即8月1日,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将对外开放。它位于夫子庙江南贡院的遗址上,明清时期,那里一度是全国最大的科举考场,20644间号舍仍挤不下众多赶考的江南才子,考试竞争程度甚至比刚过去的高考还激烈。
23日,记者探访发现,中国科举博物馆地下四层的主建筑已建好,像个未开启的神秘“宝匣”。明远楼、飞虹桥、贡院碑刻等文物古迹都保留完好。除了展陈大量文物和档案,博物馆内还设有数码厅、片子厅及多媒体互动区,让游客们能领略千年科举文化、模拟古代“学霸”答题。据了解,目前已征集到文物 7000余件。
博物馆像个大盒子,号舍按千字文编排
23日上午,记者来到夫子庙贡院街上,看到一扇四柱三门的辕门,叫“龙门”,寄意高升。穿过去后,一块石碑上刻着大字——中国科举博物馆。博物馆主馆很特别,是四方形的玄色建筑,上面密密麻麻刻满字,像一只埋在地下的盒子。一名工作职员告诉记者,露在地面上的建筑仅有0.6米高,主体都在地下,共四层展厅。
历史上,从龙门直到明远楼全是成排的号舍,一眼望不到头,共20644间,一个号舍容纳一位考生。即便如斯,仍是容纳不下全部考生,贡院终极从矩形扩成扇形。“主馆是封存历史的科举轨制档案馆,按照设计理念,是一个巨大的‘经盒’。”他先容,玄色是当年号舍的主色调,能凸显历史沧桑和神秘感。
主馆两侧重建了成排的黑瓦号舍。“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……”现代快报记者发现,每个号舍门口都标有一个汉字,两侧的合起来念便是千字文。“这里面的讲究可大了。”工作职员先容说,号舍是考生们白天考试、夜晚住宿的场所,按照千字文编排顺序,靠近龙门东面的称“东龙腮”,西面为“西龙腮”。“重新修建的号舍,力争还原历史,全按科举文化的规矩来。”他透露,号巷还要摆上供考生喝水、走路的水缸和号灯。
主馆开放后,游客领略完科举文化走上地面,面前便是位于中轴线尽头的明远楼,已经修葺一新。封疆大吏林则徐、曾国藩都曾登临明远楼巡考,“白天摇旗示警,夜晚举灯求援”。假如发现考生泛起骚乱、作弊,将重办。民国年间,江南贡院被辟为市场,明远楼两侧留存的近百间号舍依然完好,全进行了修缮。
北京圣源恒辉科技有限公司
电话:010-57219661
010-87389056
苏先生手机:15810096186 17888808589
邮箱:suqianqi@syhh8.com
610687395@qqcom
地址:北京十八里店环岛